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情法并重破僵局——我院执结一起长达十六年未结的积案
  发布时间:2016-08-21 10:41:13 打印 字号: | |
  “案子终于执结了!”看着申请执行人林某领回最后一笔12000元的执行款,听着双方当事人由衷的谢意,执行法官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困境 家族矛盾酿悲剧

这是一起由故意伤害案件导致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林某甲、林某乙、林某丙、林某丁因采石场问题,与申请执行人林某家族存在过节。1990年4月14日,四名被执行人相约对申请执行人林某进行殴打。经法医鉴定,申请执行人林某构成四级伤残,伤情程度为重伤。案发后,四名被执行人没有履行救助和赔偿义务,负案潜逃,1999年2月,四名被执行人均被抓获归案。2000年12月,经福州中院二审终审,四名被执行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至六年,同时连带赔偿申请执行人林某医药费、误工费等各项经济损失87693.34元。

判决生效后,林某甲等四名被执行人依法被送监服刑,但却未向申请执行人林某履行赔偿义务。生活陷入窘境的林某,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寻求法院的帮助,但因四名被执行人尚在服刑,且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本案被依法裁定中止执行。

转机 多措并举融坚冰

案件虽已中止执行,但执行法官心中却一直牵挂着林某的生活情况。但经多次查询,均查无财产线索,案件执行一直难以取得进展。2015年10月,申请执行人林某到法院反映,被执行人林某甲等人均已刑满释放,且有一定的收入,请求法院对本案恢复执行。

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我院执行局特事特办,立即着手对本案恢复执行,并将本案作为“执行难专项治理”攻坚重点。

恢复执行后,执行法官认真梳理案情脉络,决心多管齐下啃下这一多年的“骨头案”。经过分析,执行法官发现当事双方矛盾的源头是家族间的纠纷,虽然事隔多年,但却仍未化解,如果双方心结难解,执行也就无从谈起。

明白了问题症结所在,执行法官“对症下药”。在镇、村干部的配合下,执行法官分别寻找四名被执行人,并对其家属做了大量反复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阐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劝说他们放下成见,换位思考,积极履行赔偿义务。与此同时,执行法官也未曾放弃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努力。经过实地调查,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林某甲、林某乙有待发放的征地补偿款。得知这一情况后,执行法官立刻裁定冻结了被执行人的征地补偿款账户,并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终于,在执行法官耐心的释法析理和强大的执行威慑下,四名被执行人决定不再逃避责任,同意尽全力筹措赔偿款赔偿林某。通过多方筹措,四名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的赔偿款,这一沉寂多年的案件也得以圆满执结。

感激 民生执行赢信任

“感谢法官,这么多年了,我终于领回了应得的赔偿款。”7月26日,当申请执行人林某和妻子何某从法院领回最后一笔执行款时,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感激的话语。执行法官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至此,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一起十六年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终于得以划上句号。

  据悉,“执行难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我院以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作为切入点,确定了六大攻坚行动,开辟追索劳动报酬、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涉民生案件执行绿色通道,摸排一批涉民生案件,找准症结,坚持情法并重,多措并举,强势发力,逐案化解。今年以来,我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31件,标的额达175.2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