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院的特快司法专邮送来的时候,
您在单位上班吗?
您在超市买菜吗?
您在赴约路上吗?
这确实有点烦恼。
现在好办了,随时随地,打开手机,
刷刷脸、眨眨眼,就立等可取了。
且看今天上午的这场签约通报会。
5月30日上午,平潭法院举行“司法云邮”签约仪式暨“一窗通办、云端速达”为民办实事通报会。平潭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兴,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高潮,中国邮政平潭分公司总经理范怡丹、副总经理曾兴,实验区党工委政法工作部综合处(筹)负责人魏良康出席。活动邀请了部分县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村居干部、研发团队代表和媒体记者代表参加。
“司法云邮”是实验区法院与平潭邮政率先推出的司法送达创新模式,运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手机短信、小程序等线上签收方式,实现受送达人实体司法邮件的“云端”签收。据向邮政系统了解,此举系全国首创。主要创新亮点包括:一是方式新,转变传统“五日三投”模式,投递员在揽收司法专递后,可优先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送达人,直接完成司法专递云端签收,最快约3分钟即可完成一件专递的送达流程。二是时段广,利用云端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时空投递,解决上班期间投递普遍存在的当事人签收不便等问题,实体邮件也可以根据受送达人的需求,寄存于快递驿站或智能信包箱等快递寄存点。三是精度高,运用公安部门人脸识别数据库对受送达人进行身份核验,相关材料仅本人可以查看,实现诉讼文书在线直达,减少中转环节,确保诉讼信息精准传递。四是可复制推广性强,仅需在现有送达模式基础上进行简单升级改造,就能够形成“线上→线下→线上”的送达闭环,最大程度提升送达质效。
平潭法院是全省法院司法送达工作改革的首创者、引领者。2017年,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司法送达团队,解决了“谁来送”的难题;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借助公安“智慧房屋”平台辅助司法送达,解决了“房难找”即“送哪里”的难题;2020年,自主研发“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集成运用电话、短信、微信、电子公告送达等方式,解决了“人难找”即“怎么送”的难题。此次推出“司法云邮”,让当事人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线上签字”方式一键签收司法专递,是司法送达极速、极简的又一次提升。
会上,平潭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高潮,中国邮政平潭分公司总经理范怡丹共同就“司法云邮”机制进行签约。目前,“司法云邮”快件已在平潭实现首发,并在试运行期间完成22份“云邮”快件签收。
通报会介绍了实验区法院城乡立案“一窗通办”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全区统一立案模式,推进“分片立案”向“统一立案”转变、“单点提速”向“整体提质”升级,“差异化受理”向“规范化管理”迈进,真正实现诉讼服务“一门进、一窗办、一次好”。
县人大代表王训泉:
“司法云邮”是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创新提出的司法送达新模式,满足受送达人多元签收需求,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和很好的提升空间,特别是让离岛的群众在指尖上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司法服务,值得点赞。
中国邮政平潭分公司总经理范怡丹:
“司法云邮”是在司法邮件寄递领域的一项创新实践。通过“无接触”“无纸化”的投递,不仅能提高邮政公司运营效率、效能、效益,助推法院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还能为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
区党工委政法工作部综合处魏良康:
“一窗通办、云端速达”系列举措是平潭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立案难”“送达难”问题,打出的为民办实事“组合拳”,将为群众参与诉讼活动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平潭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高潮:
“一窗通办、云端速达”是平潭法院着眼人民群众在诉讼活动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在立案和送达等领域创新推出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下一步,平潭法院将深入贯彻省委“三提三效”行动部署,按照实验区党工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创新完善“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更快、更优、更好的诉讼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