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媒体看法院 | 平潭法院:立足岗位职责 用心用情践行“司法为民”
  发布时间:2022-12-22 15:02:28 打印 字号: | |

 面向基层、走进乡村、贴近群众,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苏平人民法庭以打造“一庭两室三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尽责履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用心用情将“司法为民”的办案理念根植在美丽乡村的沃土中,让守住乡愁、守住乡情、守住乡恋深深驻扎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驻村+走村” 矛盾纠纷不出岛

“乡亲们,乡亲们,大家注意啦,苏平人民法庭法官马上要来咱‘乡村法官工作室’了,大家有需要法律咨询或者调解矛盾的都来村部这边,法官在法官工作室等大家!”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打破了屿头乡东金村宁静的清晨。

6月1日,十几号人围在一张简易的大圆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各自痛述着心中的不悦与委屈。这是苏平人民法庭联合屿头乡社会协同治理中心对一起群体性人身侵权纠纷进行联合调解的现场。

到村民家中开展纠纷调解工作

走出法庭,融入群众。考虑到涉案群体人数众多,又都是远离主岛的渔民,对外交通不便,苏平人民法庭遂决定将该起案件的诉前调解现场直接移至岛上的乡村法官工作室中,既方便了案件当事人,又达到良好的社会宣传和法治教育效果。经过法官的一番释法析理,双方从怒气十足的正面对垒,到偃旗息鼓的宽慰理解,并达成一致的和解合意。

今年以来,苏平人民法庭紧扣乡村振兴新任务新要求,助力文脉赓续与历史传承,在富涵历史文化底蕴的上攀村挂牌成立“文化文物司法保护基地”,开启文化文物类型纠纷巡回审判模式,定期选取涉及南岛语族基地建设、文物挖掘保护等纠纷案件到“文化文物司法保护基地”现场开庭,将法理情理融入现场裁判,让庭审现场走进寻常百姓家,拉进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到文物挖掘现场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工作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法庭干警的身影。苏平人民法庭以巡回办案模式为载体,以乡村法官工作室为驻点,以社会协同治理中心、联合调处中心为平台,深度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大局中,海上渔排、农家舍院、田间地头常伴有那一抹鲜艳的法徽红。

“联动+联调” 多元解纷聚合力

人间烟火气,最浓是法庭。每一个案件每一次纠纷都像似每一场现实生活的电影在苏平人民法庭不断上演。

在一起相邻倒水引发的名誉权纠纷中,楼下居民因楼上邻居时常倒水造成生活烦恼,故双方在小区业主群公然相互辱骂,楼上居民不忍对方言语侮辱故将其起诉至法院。“不行,对方必须先在小区业主群里面道歉,我要是先道歉那不是很没面子。”为了那些所谓的面子,矛盾双方互不退让,剑拔弩张。

到村民家中开展纠纷调解工作

在受理该案之后,苏平人民法庭法官主动邀请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小区物业对当事双方开解说和,最终以调解员左右手同步通过双方手机在群里发布道歉信息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谁先谁后的问题,合力消除了邻里之间的对立情绪,为这起纠纷画上圆满的句号。

编织多元调解网,是苏平人民法庭始终保持高效率调解的解纷秘笈。坚持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为驱动支撑,整合辖区解纷力量,形成了以法庭为枢纽、各村居为站点,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乡贤共同参与的多元解纷网络,近三年累计调撤结案577件,民商事调撤率46.61%。

       到文物挖掘现场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工作

喜人数据的背后,是各方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一直以来,苏平人民法庭始终精准定位,提升司法服务效能,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配合辖区党委政府做好“万人成讼率”优化工作,成立以村(社区)联络员为调解基础、以乡镇司法所为法律支持,以人民法庭为司法后盾、以派出所为强力保障“四位一体”网格化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实现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法治+自治” 文明乡风拂面来

如何打好、打响乡村振兴这张亮牌,如何讲好、讲活文明乡风这篇故事,苏平人民法庭始终牢记自身职责作用、结合片区实情实际,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之中,深入村部、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站牢普法讲台,通过讲述群众身边事、典型案与法律条文融合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乡村民风向上、向好、向善。

近三年,通过巡回审判、“法律六进”等活动,采取法治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为群众答疑解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体达3000余人次,真正将和谐善治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老百姓心底。

前往离岛屿头乡中心小学开展禁毒普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一直都是当今社会的老大难问题,缺乏社会必要关怀,以前留守儿童在学校里根本得不到足够的法治教育,现在苏平人民法庭法官经常来我们学校普法,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的方式把法律送到了学生跟前,让学生提高了自我保护与法律意识。”一位乡村教师连连称赞地说道。

对村民们来说,送法到“家”已然成了一种“乡俗”,在这温暖送法中,法治的阳光照亮了乡村的每一家每一户。

前往离岛屿头乡开展普法工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平潭法院苏平人民法庭观乡村风貌、察百姓需要、纳治理良方、解百姓难题,以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易接受的方式,将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让“案结事了、人和止讼”司法理念在美丽乡村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