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合与和”助推家事少年审判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2 09:28:09 打印 字号: | |

3月19日,《人民法院报》报道全国优秀法官杨航光。

△全国优秀法官、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家事少年审判庭)副庭长  杨航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好家事少年审判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从事家事少年审判工作多年的我,深切感受到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探索“家事+少年”审判融合改革创新,创新审判模式,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和谐稳定、基层社会治理“多赢”的效应。

家事少年审判责任重大而光荣,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法院始终将其作为法院重点工作。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平潭考察,亲自为平潭擘画了“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为实验区开放开发定向领航。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于2016年7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自此,平潭法院的家事少年审判工作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项“特殊的希望工程”,我们不断优化整合审判资源配置,将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队伍有机融合,成立家事少年审判团队,实行案件归口管理。2022年5月1日,实验区法院审判法庭新大楼正式搬迁启用,开启了“一院五庭”的新篇章。我们强化海坛人民法庭关于少年家事审判办公场所的功能布局,以“家和”为主题,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展示家事文化、青少年维权、反家暴等教育内容,为法庭注入人文元素;设立圆桌法庭、家事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儿童活动区等,凸显“家”的味道,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在这里我们既能听到清脆的法槌声,也能听到细声慢语的劝解声,家事法官们用耐心呵护着出现裂痕的亲情,让双方在宽松的环境中平等对话,真正做到家事纠纷在“家”处理。

在坚持司法为民工作宗旨的道路上,改革和创新始终是推进实验区法院发展建设的主旋律和关键词。为使家事审判诊断、修复、治疗的功能和少年审判教育、感化、挽救的功能有机融合,我们在庭审中开展家庭伦理教育、亲职教育,在判决书中留下“法官寄语”,实现情法交融。我们还通过聘任人民陪审员、社区代表、妇联代表等各方人士担任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联合妇工委、民政等单位和组织,多元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以司法合力实现情法和谐交融,助推家事少年审判与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