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知识产权宣传周 | 平潭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4-26 08:59:35 打印 字号: | |

421日,正值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平潭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0-2022年)》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平潭法院党组成员、科技副院长卢椰枫,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平潭海关等协同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和自贸区部分科技企业代表出席。发布会还邀请了县人大代表黄郁沣、高桂情和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到场见证。

会上,卢椰枫副院长通报了平潭法院三年来知识产权审判总体情况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机制运行一周年取得的经验成效,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自贸法庭负责人陈爱心发布平潭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自贸法庭二级法官高巧萍回答记者的提问。

平潭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近年来,平潭法院立足新起点新机遇,着力构建“不敢侵权”的依法惩治体系、“不能侵权”的司法保护机制、“不想侵权”的法治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实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和“三合一”审判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2020年至2022年,平潭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53件,审结252件,收结案件数比上一个三年均上升112.6%,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总体呈现调解率高、服判息诉率高、社会效果好的良性态势。

一是从更高站位履行司法职责、保护知识产权。依法有力惩治知识产权犯罪,与执法部门共同查获、销毁假冒产品,涉案金额4174.75万元,分别对39名被告人判处九个月至八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依法追缴犯罪所得,罚金总计达331万元。坚持实质性化解民事权益争议,首创自贸区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多元解纷模式,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有效预防、及时化解知识产权民事纠纷。积极探索化解知识产权行政争议,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全省首创“三同步”机制,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处理过程中实现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三同步”。

二是以创新方式优化审判机制、提升司法水平。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平潭海关,率先创新知识产权“五家协同”司法保护机制,共同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 促进创新创业创造的实施意见(试行)》,联合发布典型案例,共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充分运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非诚信诉讼预防和惩戒机制,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诚信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知识产权“繁简分流”工作模式,小额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1.24%,构建知识产权便捷诉讼和高效审判机制。

三是举司法之力激发创新活力、助推创业浪潮。聚焦文旅升级,强化规则引领,针对实验区部分单位在举办赛事、活动或进行宣传、报道时引发的著作权争议,主动靠前,诉前调解、妥善化解纠纷。聚焦产业发展,突出精准服务,深入平潭对台中药材交易中心、平潭台农种植园区等实地调研,服务保障特色产业创新创造。聚焦对台优势,扩大司法参与,逐步探索台胞参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路径、模式、机制,加强对台胞个人调解工作室等调解组织力量的整合、管理,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模式。

下一步工作

2023年,实验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发挥民事、行政、刑事审判职能和综合保护优势;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司法保护力度,构建非遗、演艺、文创、文体等多个旅游领域协同共进的保护体系;继续拓展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三同步指引”应用场景,以资源优、流程快、效果强的“司法+行政+X”协同保护模式增进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继续构建全链条司法保护格局,着力破解知识产权司法审判难点瓶颈,推动知识产权专业保护、系统保护、协同保护迈上新台阶,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