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每日一票!平潭法院“平易讼”入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发布时间:2023-05-23 09:48:59 打印 字号: | |

项目摘要

平潭法院“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主要为法院工作人员提供诉源案件管理和审前多渠道送达等司法工作辅助以及司法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结合当事人手机号码三网验证、当事人地址二维码、微信地址确认书、诉前在线调解、庭审自动排期、文书自动生成、在线送达、离岛送达、电子公告、案件时间轴等模块,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送达、文书查询等服务,同时,与邮政协同创新“司法云邮”送达模式,通过短信、小程序等线上方式,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受送达人实体司法邮件的“云端”签收,打破了司法文书邮寄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群众、法院、邮政三方共赢。

(1)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

当事人立案时即可在线签订送达地址确认书,便捷原告当事人在线送达签收。

(2)诉前在线调解

可通过电话调解:全程留痕,自动匹配来电、去电号码归属,记录案件完整调解过程。并支持调解员、法官等在线播放电话录音、在线下载;可通过现场调解:通过系统记录现场调解情况,取代原先手写纸质版方式,更利于管理统计,并可以避免材料遗失问题;生成调解笔录:支持自动生成调解笔录,更为方便、快捷。

(3)庭审自动排期

对立案并完成诉讼费缴交的案件,由法院在平台对该案件进行智能排期。系统根据案件定级情况、法官开庭情况、庭室使用情况等多重要素选择案件最佳庭审时间,庭审排期可修改或多次排期;历次排期修改和排期都将记录在平台内。平台提供庭审排期一览表,排期人员选择对应的法官、日期、庭室;法官可提前设置排期例外规则(设置休假期、公务外出等)。

(4)文书批量生成,一案一码

对诉讼审判过程中需要的文书(传票、应诉通知书、权利与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送达地址确认书、送达有关事项告知书、小额诉讼告知书等)、纸质卷宗封面、司法专递快递单提供自动生成功能。

(5)多渠道送达

创新电子送达方式,推出微信送达电子文书。送达员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当事人微信推送文书识别码,当事人通过微信接收并识别文书码后,即可下载电子文书,平台实时记录及反馈文书下载动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当事人因担心查收电子邮件不及时,个人微信号公信力不足,反馈延时等缺陷而抗拒电子送达的心理,大大提高了电子送达的普及率;除微信送达外,系统支持现场领取、邮寄送达、上门送达、短信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

(6)案件时间轴

案件自其立案起在平台上都拥有案件处理节点记录的案件时间轴,采用系统化流程,操作简便,并将全部送达节点记录在系统中,生成案件“时间轴”,实现审判工作全程留痕。当事人可在线查看案件节点信息,实现审判流程全公开。

(7)大数据可视化

司法大数据实现对送达案件的数据统计、分析。如案由数据统计及地区分布统计、案件类型数据统计及地区分布统计、送达方式统计、各月份收案情况统计等。所有的送达数据都在一张数据大屏中显示,数据形式丰富多样。

运用成效

平台便用至今已运行超过19000件案件,办理诉源治理案件3485件,通过诉源治理成功撤诉307件,撤诉率8.81%,未撤诉案件调解成功925件,成功率达29.1%;平台送达次数5万余次,其中电子送达占比75.15%,平均送达周期缩短至2.62天。充分保障了案件当事人的权利,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实效,得到案件当事人和法院干警的致肯定。

平台具备以下亮点:

一是当事人身份信息实现双验证,送达更精准。

在立案登记环节,平台通过通讯运营商对当事人手机号及关联微信号进行实名认证,并借助公安“智慧房屋”平台对当事人送达地址进行验证,实现了当事人身份信息“双认证”,从源头上解决“假身份”“错地址”等问题,确保诉前送达有效性,实现精准送达,进一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是首创电子送达地址确认书,打破时空局限。

送达地址确认书是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制度的基础,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首创电子送达地址确认书。当事人可足不出户通过微信点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核对信息无误后,签字提交即完成签署,部分现场领取的当事人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签署,签收IP地址将同步记录留痕,不仅打破时空局限,也解决部分当事人书写困难、书写不规范问题。同时建立了当事人送达信息库,保存所有电子送达地址确认书。后期审判、执行环节送达均可轻松调取利用。

三是文书送达定级分流,缩短送达周期。

平台采取送达阶段“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根据案件送达难易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将案件划分为一至四级,排期开票员直接根据送达等级出票,审前送达人员直接根据诉前送达“方案”送达,可最大程度缩短送达周期、节省审限。过去普通民商事案件直接按35-45天开庭排期,现在按照送达等级,排期时间不超过3天至30天不等;过去普通民商事案件送达周期平均为40天,定级分流后送达周期平均缩短为10天;过去法官要等40天左右才收到各自经办案件,定级分流后,法官最快当天就能收到案卷可以提前阅卷为开庭做准备工作。

四是创新采用文书识别码,文书接收更安心。

平台创新使用文书识别码,系统自动生成的诉讼文书以水印加二维码形式取代电子公章,当事人“扫一扫”关注“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可一键打包下载文书或查询案件审判环节信息。

五是推出“司法云邮”模式,送达方式更多元。

2022年,平潭法院在支持现场领取、邮寄送达、上门送达、短信送达、微信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之后,又创新推出“司法云邮”送达模式。“司法云邮”机制改革了电子送达未能完成后的线下送达“五日三投”传统模式,推出了包含3个层面,共14条规则。聚焦优质化服务,从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关注上班时段投递可能造成当事人签收不便的问题,利用云端邮件全天候、全时空投递优势,充分尊重受送达人意见,满足受送达人个性化签收需求,保证云端邮件在线投递的同时,满足纸质邮件定制式交付。投递员在揽收司法专递后,直接通过电话、短信联系受送达人,完成司法专递的“云投递、云签收”,最快3分钟即能完成一件专递的送达流程,耗时同比缩短95%。运用公安人脸识别数据库对受送达人进行身份核验,确保诉讼信息精准传递,直接签收率对比过去提高了43%,充分保障当事人程序利益。

六是提供司法建议,参会社会治理。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案由的地区分布统计、案件类型的地区分布统计、送达方式的统计,以及满足法院内部考核需要的绩效考评自动分析统计等。针对不同地区多发案由,向当地的相关部门提出有关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