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下发《关于2022年区级青年文明号拟认定名单的公示》,其中,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苏平人民法庭榜上有名。
面向基层、走进乡村、贴近群众,苏平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尽责履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用心用情将“司法为民”的办案理念根植在美丽乡村的沃土中,让守住乡愁、守住乡情、守住乡恋深深驻扎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驻村+走村” 矛盾纠纷不出岛
走出法庭,融入群众。苏平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分别在屿头乡、大练乡设立乡村法官工作室,将案件的诉前调解现场直接移至岛上的乡村法官工作室中,既方便了案件当事人,又达到良好的社会宣传和法治教育效果。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紧扣乡村振兴新任务新要求,助力文脉赓续与历史传承,开启案件纠纷巡回审判模式,将法理情理融入现场裁判,让庭审现场走进寻常百姓家,拉进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二“联动+联调” 多元解纷聚合力
坚持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整合辖区解纷力量,主动邀请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委会干部等对片区矛盾纠纷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形成以法庭为枢纽、各村居为站点,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乡贤共同参与的多元解纷网络,近三年累计调撤结案577件,民商事调撤率46.61%。
数据的背后,是各方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苏平人民法庭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配合辖区党委政府做好“万人成讼率”优化工作,成立以村(社区)联络员为调解基础、以乡镇司法所为法律支持,以人民法庭为司法后盾、以派出所为强力保障“四位一体”网格化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实现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三“法治+自治” 文明乡风拂面来
如何打好、打响乡村振兴这张亮牌,如何讲好、讲活文明乡风这篇故事,苏平人民法庭结合片区实情实际,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办案之中,深入村部、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站牢普法讲台,通过讲述群众身边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乡村民风向上、向好、向善。近三年,开展送法下乡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体达3000余人次,真正将和谐善治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老百姓心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苏平人民法庭观乡村风貌、察百姓需要、纳治理良方、解百姓难题,以群众听得懂、看得见、易接受的方式,将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让“案结事了、人和止讼”司法理念在美丽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