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公布《关于认定2023年-2025年区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其中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榜上有名。
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是一个以青年干警为主体的年轻庭室,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省五一先锋号、省巾帼文明岗、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立足审判职能,争当司法为民好公仆
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成立以来共受理案件6871件,审结6841件,审结率达99.56%,涉及标的超24.7亿元。秉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运用自贸区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司法云邮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共计向企业送达法律文书1513次,全年线上立案率达83%,审限内结案率100%。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出《关于规范摄影作品使用、传播 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司法建议》后,以海岛风光为题材的摄影作品类侵权案件同比下降80%。
深化机制创新,深耕自贸改革试验田
先后推出多项司法创新成果,1项被全国复制推广,5项获评全国首创。首创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将送达程序中无法联系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方式,实现市场监管对企业注册地址的有效监管,该机制成为全国法院系统首个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创新举措。推进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创新推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三同步”机制,2023年7月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被全国工商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等多部委评为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2023年7月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三同步”机制获评全国首创。
强化司法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结合自贸法庭专业化、全商事的案件特色,进一步提升实验区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检查全区53家涉知识产权侵权商家,针对不同违法行为发出《关于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提示书》《知识产权诚信经营警示告诫书》。“走出去”融入社会治理。2023年累计下乡普法10次,巡回审判2次,普法受众超500人次,知识产权巡回审判进小岛渔村、入古街商铺,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后3次被最高院、《人民法院报》报道推介。“请进来”展示司法形象。召开涉台司法审判工作十周年新闻发布会,总结十年成果、展望今后宏图,《人民法院报》除夕当日头版报道,中央台办《对台工作简报》、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专版刊载。